广州十三行详细情况
广州十三行
*** ,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1780年油画描绘广州十三行外贸易特区的丹麦、西班牙、美国、 瑞典、英国、荷兰夷馆广州十三行,又称广东十三行、十三洋行、是清朝在广州设立的对外贸易特区内的十三家牙行商人:
伍秉鉴的怡和行,商名浩官,
卢继光的广利行,商名茂官,
潘绍光的同孚行,商名正官,
谢有仁的东兴行,商名鳌官,
梁亟禧的天宝行,商名经官,
严启昌的兴泰行,商名孙青,
潘文涛的中和行,商名明官,
马佐良的顺泰行,商名秀官,
潘文海的仁和行,商名海官,
吴天垣的同顺行,商名爽官,
易元昌的学泰行,商名昆官,
罗福泰的东昌行,商名林官,
容有光的安昌行,商名达官[1]。
后来,这地区被称为“十三行街”,“洋货行”、“洋行”成为外贸商行的通称,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批准外商在粤海关(广州)、闽海关(厦门福州)、浙海关(宁波)、江海关(松江)四个口岸经商。1686年洋商被准许在广州市珠江口的一个街区居住和经商。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朝下令锁国,仅保留广州一地作为对外通商港口,不得在中国其他地方经商。广州的洋行集中在离珠江约三百尺的十三行街。在广州立洋行的包括花旗国(美国)、红毛国(英国)、双鹰国(奥地利)、单鹰国(德意志)、黄旗国(丹麦)、法兰西、瑞典、葡萄牙等国商人[2]。十三洋行区除洋商、十三行外,还有官办的商行。
目录 [隐藏]
1 历史
2 衰落
3 注释
4 参考书目
[编辑] 历史
“十三行”之名是沿袭明代的旧称,“万历以后,广东有所谓‘三十六行’者出,代市舶提举盘验纳税,是为‘十三行’之权舆”[3],当时的商行时有增减,康熙年间只有“行口数家”,乾隆十六年(1751年)则有洋行26家[4],所以广东十三行只是形容最兴盛的十三家。十三行以同文行、广利行、怡和行、义成行最为著名,其贸易对象包括外洋、本港和海南三部分内容,经营出海贸易的称为海南行。乾隆二十五年“广州公行”正式成立,到三十六年即被解散。其间又出现一批豪商巨富,如卢观恒、潘振承、潘有度、伍秉鉴、叶上林等人,最著名的是广东南海县富商伍秉鉴经营的怡和洋行,伍秉鉴家族则坐拥2600万银元(50亿人民币),是当年的世界十大首富之一。矗立于珠江岸边的伍家豪宅,与《红楼梦》的大观园媲美。广州十三行成为有清一代与两淮的盐商、山西的晋商三强并立的行商集团。
外商的洋行受到严格的限制,例如:外商与中国官府交涉,必须由十三行作中介,外商不得在广东省住冬,番妇不得来广州,外商不得坐轿,外商不得学汉文等。因官办的商行,诸多舞弊,而十三行价格统一,货不搀假,不欺诈,有良好的商业信用,外商要中国商人代办手续,多通过十三行[5]。美国商人亨特《广州番鬼录》中说:“由于与被指定同我们做生意的中国人交易的便利,以及他们众所周知的诚实,都使我们形成一种对人身和财产的绝对安全感。”十三行垄断了对外贸易,富甲一方。屈大均有诗云:“洋船争出是官商,十字门开向二洋。五丝八丝广缎好,银钱堆满十三行”[6]。
十三洋行建筑,多为三层楼结构,底层作货仓,二三层作漂亮的公寓。十三洋行建筑华丽,宛如西洋画[7]。十三洋行建筑中,最有名的是“碧堂”,(清)李斗著 《扬州画舫录》记述:“盖西洋人好碧,广州十三行有碧堂,其制皆联房广厦,蔽日透月为工”[8]。扬州四桥烟雨中的澄碧堂就是仿效广州十三行碧堂建筑形式而建造的[9]。
十三洋行区不但是外商在华的经商基地,还是传教士到中国传教的进驻地。苏格兰传教士马礼逊曾驻广州,任洋行英国东印度公司职员。
[编辑] 衰落
1822年广州十三行街大火,有四千万两白银化为乌有,史称“洋银熔入水沟,长至一二里”。
许多行商在清廷的压榨下纷纷破产,1773年至1832年广东商行总共向吏部捐输3,950,000两[10]。在 *** 战争后,道光二十三年伍秉鉴曾独自承担《南京条约》中外债300万银元中的100万。随着《南京条约》签订后的五口通商,道光二十三年七月初一(1843年7月27日)允许英国商人在各口岸任意与华商交易,广东丧失了在外贸方面的优势,广东十三行的辉煌时代也随之结束。
咸丰六年(1856年)第二次 *** 战争爆发,英军炮轰广州城。12月15日,城内市民愤怒烧毁十三行街,建物彻底化为灰烬,史称“西关大火”“火烧十三行”。
清朝的“广州十三行”到底是干啥的?如今怎么样了?
清朝设立的“广州十三行”,是我国清朝时期唯一对外开放的港口。主要功能是进行对外贸易,与外国友人进行贸易往来。当然“广州十三行”有时也充当的一定的政治外交功能和文化交流的功能,但最主要的还是进行商贸往来。十三行也逐渐随着历史的潮流消失,如今的十三行原址,也演变成了广州一个非常大的服饰批发市场,继续发光发热。
“广州十三行”是封建专制制度的产物。清朝时期,在重农抑商的大背景下,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盛行,以及为了巩固政权,加强专制统治等各方面的原因。清 *** 推行了闭关锁国政策,限制对外贸易。乾隆皇帝下旨,只留一处港口对外开放用于对外贸易等各种对外交往的需求,这个唯一的港口就是广州,由此“广州十三行”正式诞生了。
“广州十三行”建立以后,其主要的功能就是作为唯一开放的港口进行对外联系。首先,十三行的主要任务就是让我国的产品走出去,将我国的产品销到国外。还有就是让外国的商品走进来,购买到我们没有的或者需要的产品,销到国内。与此同时在进行对外贸易时,必然也伴随着文化的交流。有时十三行也会传达清 *** 的一些政治政策,充当接待外国使臣的机构,此时就是在发挥十三行的政治功能。
随着时代的发展,闭关锁国政策的消失,开放共赢逐渐成为了时代的潮流,十三行也随之消失。在服饰行业盛行的广州,十三行逐渐成为了一个大型的服装商贸市场,延续原先十三行人声鼎沸,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虽然如今的十三行已经不复存在了,可是不知是出于习惯,还是一辈一辈的传承,人们还是将那个服装商贸市场亲切的称为“十三行”。
十三行男子坠亡案再次开庭,为什么当时热搜被撤掉?
去年十二月“广州十三行命案”在 *** 上掀起轩然 *** 。那一时刻似乎所有人都在关注着这个时间,可能一部分人是想要探究真相,还有一部分吃瓜群众坐等故事的后续,于是事件在网上疯狂的发酵,大家口口声声要越秀警方给死者一个说法。
一天不到的时间,广州越秀公安局就在网上发布了事件的初步调查结果,但字里行间并没有透露任何有效的信息,所以致使广大网民认为警方在维护“无良老板”许静和她的男友荣哥。然而当天现场发生了什么?黄伟鹏是自杀还是他杀?一切都还是一团迷雾。
事件不断的发酵,网上呼声也愈发高,“非法拘禁”、“黑恶势力”等词眼不断地涌现。与此同时时新浪正在不遗余力的删视频,撤热搜,这种让更多的网民怀疑之前谣言的真实性。19日,越秀公安局发布后续的调查,并对 *** 流言进行了辟谣,事态才逐渐的安静下来。
其实当初撤热搜的原因无非就是这几点:
1、吃瓜群众太多,大家众说纷纭,也不过是自己不了解实情的猜测而已,随着事态的发展,大家也就是想追悬疑剧一样,看似关心,实则不然。
2、大家对警方起初通报里的主要死因进行了拓展联想,要不怎么说人类的想象力丰富呢。
3、因为舆论的声音过于浮夸,时间的导向也就越来越偏离时间的真相,这一时间并不是只有网民在上网,民警也在时刻关注着每个人说的每一句话,有时候过于浮夸的引导会将他们的思路带偏。
其实这种事情交给警察处理就好了,你要相信正义永远不会缺席。这不,案件再次开庭了吗,安静的关注,等待事情真相大白的那一天,恶人总会自食恶果的。
广东十三行员工坠楼事件后来怎么判的?
广州十三行是最近一个服装店的女老板许静带几个社会大佬殴打怀疑偷窃衣服的员工,致员工死亡的事件 。 网传是女老板雇人打完员工后把人从9楼扔下去致死,公安通报是坠楼致死 ,两个说法 ,但新浪热搜确实一直在删大家的微博不让上热门,很大的猫腻。
清朝时期广州“十三行”分别指什么?
清朝最著名的广州13行是当时广州的一些著名的商行总称,由广州的潘、伍、卢、叶等十三家商行组成的,他们富可敌国。
具体如下:
1、伍秉鉴的怡和行,商名浩官,
2.卢继光的广利行,商名茂官,
3.潘绍光的同孚行,商名正官,
4.谢有仁的东兴行,商名鳌官,
5.梁亟禧的天宝行,商名经官,
6.严启昌的兴泰行,商名孙青,
7.潘文涛的中和行,商名明官,
8.马佐良的顺泰行,商名秀官,
9.潘文海的仁和行,商名海官,
10.吴天垣的同顺行,商名爽官
11.易元昌的学泰行,商名昆官,
12.罗福泰的东昌行,商名林官,
13.容有光的安昌行,商名达官。
“十三行”中以四大巨富:潘启官、卢观恒、伍秉鉴、叶上林创办的同文行、广利行、怡和行、义成行最为著名。《华尔街日报》曾评出千年来世界上最富有的50 人,其中就有伍秉鉴。
伍家经营的“怡和行”与英商和美商每年贸易额达数百万两白银。伍秉鉴不仅在国内拥有巨额的资产,还是东印度公司的“银行家”和更大债权人,而且在美国投资铁路、证券交易和保险业务等,他可谓是19 世纪的世界首富了。
“怡和行”在中外商界都是个响亮的名号,怡和洋行在香港仍然维持相当的业务,包括: 置地 、 牛奶公司 、 文华东方酒店 、香港空运货站、 香港货柜码头 、 惠康 超市、 7-11 、 宜家家居 、 Pizza Hut 等等,员工总数超过十万。
中国近代史广州十三行的消息
清代设立于广州的经营对外贸易的专业商行。又称洋
货行、洋行、外洋行、洋货十三行。康熙帝二十四年(1685)开放海禁后,清廷分别在广东、福
建、浙江和江南四省设立海关。粤海关设立通商的当年,广州商人经营华洋贸易二者不分,
没有专营外贸商行。次年四月间,两广总督吴兴祚、广东巡抚李士祯和粤海关监督宜尔格图
共同商议,将国内商税和海关贸易货税分为住税和行税两类。住税征收对象是本省内陆交易
一切落地货物,由税课司征收;行税征收对象是外洋贩来货物及出海贸易货物,由粤海关征
收。为此,建立相应的两类商行,以分别经理贸易税饷。前者称金丝行,后者称洋货行即十
三行。从此,洋货十三行便成为经营外贸的专业商行。名义上虽称“十三”, 其实并无定数。
旧有十三行“沿明之习”的说法,是从《粤海关志》抄袭篡改《澳门纪略》的杜撰之词,属
讹传。 洋货十三行在创建时,广东官府规定它是经营进口洋货和出口土货(包括广货、
琼货)的中介贸易商行。最初指定洋货十三行经营的贸易对象,实际包括外洋、本港和海南
三部分内容。乾隆帝十八年(1753),业务曾一分为二,专营外洋各国来广州贸易的叫外洋行,
经营出海贸易的称为海南行。自二十五年起,外洋行不再兼办本港贸易的事务,另由几家行
商专营暹罗(今泰王国)贡使及其商民贸易税饷事宜,称为本港行;而海南行又改称福潮行,经
营包括广东潮州及福建商民往来买卖税务。这时来到广州海口商船渐多,贸易发展,各行口
商人资本稍厚者经办外洋货税,其次者办本港船只货税,又次者办福潮船只货税。六十年,
本港行因其中个别商人倒账破产而被官府革除,其业务划归外洋行,每年推举两家来轮流办
理。嘉庆帝五年(1800)以后,在广州经营贸易的商行,按业务范围划分只有外洋行和福潮行。
前者仍称洋货行或十三行。 专设经理广州外贸税饷事务的洋货十三行,是清廷实行严格
管理外贸政策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防止中外商民自由交往。它由封建官府势力
“招商承充”并加以扶植,成为对外贸易的 *** 人,具有官商的社会身份,也是清代重要的
商人资本集团。 洋货十三行作为清代官设的对外贸易特许商,要代海关征收进出口洋船
各项税饷,并代官府管理外商和执行外事任务。这是清代对外贸易的主要特点。为了整顿洋
行制度,进一步加强对外商的直接管理,清廷于乾隆帝十年从广州二十多家行商中选择殷实者
五家为保商,建立保商制度。保商的责任是承保外国商船到广州贸易和纳税等事,承销进口
洋货,采办出口丝茶,为外商提供仓库住房,代雇通商工役。保商对于承保的外国商船货物
因享有优先的权利,在其他分销货物的行商交不出进口货税时,必须先行垫付。凡外商有向
官府交涉禀报的事,责令保商通事代为转递,并负责约束外商不法行为。尽管外商对保商制
度表示不满,但清廷一直加以维护。行商和外商利益一致时,就互相勾结;利益矛盾时,就
互相欺骗敲诈,酿成种种纠纷。有的行商在封建官府和外商之间投机取巧,获利致富;但大
多数行商则在封建官府和外商夹击下,招致破产。 *** 战争前的广州十三行街
广州十三行建立有同业商人行会组织,即所谓“洋行会馆”(公行)。康熙帝三十八年及五十九
年,广州行商曾两次组建公行,但为期都不长。公行议定行规,表面是为约束不法行为,扶
持对外贸易,实际上却增加了不少禁约。它对货物实施公行垄断,以便按照行会的利益自行
调整价格。英商为打破公行垄断,通常用收买个别行商、贿赂官府的手段,使公行难以持久,
如乾隆帝二十五年广州公行正式奉准成立,到三十六年即被解散。此外,公行存在期间,在行
商之间及行商和散商之间,又为争夺商业利润互相倾轧,外商得以乘机在进出口货价和交易
量上利用矛盾,遂造成公行的亏损和债务;公行制度下的行商,因对行欠债务负有连带责任,
故不断出现倒闭。乾隆帝四十七年公行再度恢复,并开始设立利用行佣积累起来的公所基金,
用以清偿行商的拖欠、罚款等,以维护公行的稳定。重建后的公行,延续了近六十年。 鸦
片战争以后,《南京条约》规定,废除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公行制度,允许英国商人在各口岸
任意与华商交易。道光帝二十三年七月初一 (1843年7月27日),广州开放通商,一些十三行
行商仍旧营业。他们曾经对新定的自由通商进行种种 *** ,力图保住昔日的独占地位,但未能
如愿。咸丰帝六年(1856),十三行毁于广州西关大火。
名爽官,易元昌的学泰行,商名昆官,罗福泰的东昌行,商名林官,容有光的安昌行,商名达官[1]。后来,这地区被称为“十三行街”,“洋货行”、“洋行”成为外贸商行的通称,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批准外商在粤海关(广州)、闽海关(厦门福州)、浙海关
的手段,使公行难以持久,如乾隆帝二十五年广州公行正式奉准成立,到三十六年即被解散。此外,公行存在期间,在行商之间及行商和散商之间,又为争夺商业利润互相倾轧,外商得以乘机在进出口货价和交易量上利用矛盾,遂造成公行的亏损和债务;公行制度下的行商,因对行欠债务负有连带责任,故不断出现倒
下:1、伍秉鉴的怡和行,商名浩官,2.卢继光的广利行,商名茂官,3.潘绍光的同孚行,商名正官,4.谢有仁的东兴行,商名鳌官,5.梁亟禧的天宝行,商名经官,6.严启昌的兴